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被指控盗窃知识产权,在欧洲面临隐私调查,并成为大规模网络攻击的目标。现在,该公司似乎又面临新的麻烦:一场美国商标纠纷。
周二,DeepSeek向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提交了申请,希望为其 AI 聊天机器人应用、产品和工具注册商标。但为时已晚。36 小时前,另一家公司申请了“DeepSeek”商标:一家总部位于特拉华州的公司,名为“Delson Group Inc.”。
德尔森集团声称,自 2020 年初以来,它一直在销售 DeepSeek 品牌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其申请中,该公司将其地址列为库比蒂诺的一处住宅,其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名为 Willie Lu。
陆奇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恰好毕业于浙江大学,他在领英(LinkedIn)个人资料中声称自己是斯坦福大学“半退休”的咨询教授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顾问。陆奇的职业生涯似乎大部分时间都在无线行业度过。TechCrunch通过商标申请中列出的电子邮件地址发现的其他 网页也提到了陆奇在无线标准方面的讲座和培训课程。
陆奇还在拉斯维加斯举办了一场名为“DeepSeek”的教育课程,主题是“AI超级智能”,票价为每张800美元起。该课程在德尔森集团商标申请链接的网站上占据显著位置。该网站声称,陆奇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拥有“约30年的专业知识”。
当 TechCrunch 通过商标申请邮件联系到陆奇时,他表示愿意在帕洛阿尔托或萨拉托加“见面洽谈”。(本文记者常驻纽约。)陆奇没有回应后续采访请求。
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商标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查询系统中搜索“Delson Group”,会发现陆奇与包括GSMA、腾讯和TracFone Wireless在内的机构之间发生了二十多起纠纷。Delson已经放弃了部分已申请的商标,或以其他方式取消了其正在审理的申请。
使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商标搜索工具进行更广泛的搜索,可以找到28个Delson注册的商标,其中一些是中国大型企业的品牌。例如,Delson拥有中国汽车公司“吉利”(Geely)和总部位于香港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China Mobile)的商标。
这种模式表明商标抢注的历史由来已久——注册商标的目的是为了日后出售或利用品牌的知名度。最著名的商标抢注案例之一是中国商人占宝胜在中国成功注册了英文名称“Tesla”的商标,以及特斯拉的“T”字标识、字体和中文音译名称。(占宝胜后来与特斯拉达成和解,具体金额未披露。)
即便如此,DeepSeek 目前的选择仍然相当有限。根据美国法律,商标的第一个使用者通常被视为该商标的合法所有者,除非能够证明该商标是恶意注册的。
“如果 DeepSeek 能够证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运营与 Delson 集团不同,他们或许可以寻求共存协议,但这家美国公司拥有多项优势,”专注于知识产权事务的律师事务所 Gerben IP 的创始人兼律师 Josh Gerben 告诉 TechCrunch。“他们先提交了申请,并声称更早使用了这项技术——2020 年,而 DeepSeek 声称的开始日期是 2023 年——[并且]他们有一个实时网站,展示包括培训活动在内的人工智能相关活动。”
Gerben 表示,由于 DeepSeek 的迅速崛起,Delson 集团甚至可能声称 DeepSeek 造成了“反向混淆”,或者起诉 DeepSeek,阻止其在美国继续使用其品牌名称。
格本表示:“DeepSeek 在美国可能确实存在商标问题,因为在美国,可能存在一个在先权利人——德尔森集团 (Delson Group),而该在先权利人可能非常有理由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这并不是人工智能公司第一次遭遇商标方面的阻力。
去年2月,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裁定“GPT”一词过于通用,导致OpenAI 未能注册“GPT”商标。过去几个月,OpenAI一直在与技术专家兼企业家盖伊·拉文(Guy Ravine)争夺“Open AI”的使用权。拉文声称,他在2015年左右(OpenAI成立之年)提出了“Open AI”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开源”AI愿景的一部分。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